近日,国家标准计划《印刷技术 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编制完成并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3日。主要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大学、北京方正印捷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恒远彩印有限公司、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目前我国现行的GB/T 19437-2004《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国家标准是2004年制订发布的,距今已有近二十年,该标准是在ISO13655:1996《Graphic technology - Spectral measurement and colorimetriccomputation for graphic arts images》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编制的。该国际标准曾于2009年修订发布了ISO 13655:2009版本,国标并未在其基础上进行修订。
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图形图像样本都显示出荧光。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由于纸基材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OBA)造成的,极少数情况下,是由于印刷油墨是荧光的。这意味着需要用于测量的源(即样本照明的光谱功率分布)与CIE光源D50紧密匹配。然而现行的GB/T19437-2004 发布时,并没有单一颜色
测量仪器提供了与CIE光源D50紧密匹配的照明系统。相反,大多数仪器使用白炽灯作为光源。这种灯的光谱功率分布具有不同量的UV含量。当用高水平的荧光增白剂测量基材时,仪器之间的UⅣ含量的变化可以容易地达到5△ b*的色差。因此,未印刷纸基材和较浅颜色的测量结果在不同仪器型号之间明显不同。现行的GB/T 19437-2004标准中对过程控制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的现实需要。
国际上已对GB/T 19437-2004所采标的ISO 13655国际标准经修订,目前的最新版本为ISO 13655:2017。现行的国际标准对指定了四个测量选择。测量条件MO需要源照明是紧密匹配光源A的,这实现了现有仪器和ISO5-3的一致性;测量条件M1要求试样光源的色度密切配合CIE D50光源;测量条件M2只要求试样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中的波长在420nm至700 nm范围内,且在低于400nm(通常被称为"UVCut")的波长范围内没有实质性的辐射功率。测定条件M3要求样品照明同M2以及包括在正交或"交叉"取向的偏振主轴光路中的流入和流出部分的偏振滤光器。因此,本标准将能够测量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并进行更为准确一致的色彩数据交流。
基于此,我国非常有必要对GB/T19437-2004《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标准作相应的技术性修改。
本文件规定了适用于反射物体、透射物体和自发光物体(例如平板显示器)的测量和色度计算的步骤。它还规定了印刷图像的色度参数计算的步骤。印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生产印刷工艺制备材料和批量生产,印刷工艺包括胶版印刷,凸版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数字印刷。
本文件不涉及适合其他特定应用需求的光谱测量,例如在打印纸和打样介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光谱测量。